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超越这个顶峰,成为新的革命的起点,而不是以往革命的延伸。”他还给这个新革命起了个名字,叫“零点革命”。为什么叫零点?杜占元解释,因为人和动物的区别是智能,所以人类的诞生起点是智能,人工智能也可以被视为回到原点的革命,只不过人类的智能是由大自然进化引发的结果,而人工智能则是人为回到原点。对人工智能的地位进行重新界定后,他又进而回答了关于人工智能和教育之间的3个关键命题。
人工智能能否替代教师?前段时间,有研究人士分析了365种职业在未来被人工智能“淘汰”的概率,其中,教师的被淘汰概率是04。看上去教师拥有自身难以被机器简单替代的
f独特性。“但未必考虑到人工智能深度发展的影响。”杜占元认为,上述预测是建立在未来人工智能停留在通用和基本机器人的假设基础上,如果智能化推动了个性化,诞生个性化机器人的话,“我们将看到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杜占元大胆预测,也许若干年后,智能助理将成为可能,相当于我们身边会有高度个性化、智能化的机器人助理,届时,教师行业也将是另一个景象,“人机结合可能将是我们迎接智能时代最普遍的形式。”《纽约客》封面:在未来社会,人类的工作机会被不断进化的机器人剥夺,从而沦为了流落街头的弱者图片来源:搜狐
人工智能将对学习产生什么影响?因为3:0完胜世界冠军柯洁,人工智能AlphaGo名满天下,但新一代的AlphaGoZero又以100:0的成绩,战胜了AlphaGo。更令人吃惊的是,原来的AlphaGo需要与人类专家进行成千上万次对弈才能“学会”战胜围棋大师,但AlphabetZero则截然不同,它仅仅通过自学就能战胜强大的AlphaGo。接着,又有专家预测,迁移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下一个突破口。据媒体报道,“迁移学习”类似中国成语里的“触类旁通”,就是机器将在一个领域学习掌握的技巧、经验和能力,迁移到一个新的有一定关联的领域里再应用,这样在新领域里,它就能省去大规模数据训练,只需一小部分数据就能迅速“成才”。“像这些新进展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在面对新技术发展时,可能有很多重大问题去思考。”杜占元预测,人工智能不仅将替代人的智能,还将改变人的思维方式。
f对于学习而言,就比如精准记忆,我们还需要像以前那样吗?如果机器能够思考,我们需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
未来,假如机器都能思考了,教育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呢?杜占元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自主学习能力。如果机器都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了,那么没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将很难适应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