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目标。破解当前各项教育难题的根本还是在于能不能将优质教育资源经济地、有针对性地投向学习者。建设更加智能、更加自动的教育信息化既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本途径,也是教育信息化20的一大建设目标。
教育信息化从10到20既是目标,也是要求,更是挑战。随着科技发展的提速以及各级政府对教育重视和投入程度的提升,在教育信息化从10向20的升级中硬件和设备将不再是主要障碍,相反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人力资源上的问题将更加凸显:
在思想观念方面,尽管教育领域内部就信息技术对教育有着革命性影响已有
f共识,但应当以信息技术重构教育流程的观念还远未深入人心,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还停留在“教育互联网”的阶段,正确理解“互联网教育”尚待时日。
在体制机制方面,顺应信息化规律、释放信息技术活力的教育管理机制和模式还远未确立,人们更多的时候是在用信息技术来巩固原有的管理逻辑。
在人力资源方面,以“数据技术”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化20,将更需要数据领域的人才,也更需要教师具备“数据素养”。
新时代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要牢记使命,抓住机遇,进入一个既要提速又要提质、既要创新又要普惠、既要均衡又要充分的20版发展时期,在发展和完善自身的同时,真正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路子。
f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教育信息化20的颠覆与创新2017年末,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指出,我国将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教育制度变革的内生要素,推动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可以说,教育信息化20将为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做出重要指引。那么,教育信息化20与10有何本质区别高校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有何重点工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特为本刊撰文,总结教育信息化10的阶段性特点,展望教育信息化20的内涵及其未来发展。
教育信息化20带来的是整个教育生态的重构,颠覆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最终致力于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从10到20《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十年发展提出了两个阶段的构想,2015年以前为第一阶段,重点是建设、应用,2016年以后为第二阶段,重点是融合、创新。经过前期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基本度过了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信息技术在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尚未引发教育的深层变革。杜占元副部长在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立会暨教育大数据应用研讨会上指出,以“十九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