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渊博学识,使教师很自然的成为学生的心中偶像。因此,教师是否躬行感恩,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意义重大。例如:当学生帮助教师完成了某项任务时,教师要主动向学生表示感谢。这样,教师就会不知不觉的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感恩的榜样,学生就会更加敬佩教师。三.开展“三个感谢”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感恩。
1感谢父母。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法定监护人,是其衣食住行的保障者,不仅给予孩子生命,还给孩子创造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为了把“感谢父母”落到实处,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四心孝敬”活动:一是常问好,讲礼貌,让父母舒心。要求学生在任时候见到父母都要主动问好,如“爸爸好”“妈妈辛、苦了”等,父母听了,自然舒心。二是少说话,多做事,让父母省心。要求学生要自强自立,自己的事自己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并积极参加一些公益劳动,让父母少一些辛苦。三是勤学习,苦钻研,让父母放心。学校应教育学生必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使学生懂得只有具备了真才实学,才能自立,才能服务社会,让父母感受到自己的孝心。四是遇矛盾,能宽容,让父母顺心。学生和父母产生矛盾时,要多从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尽量宽容父母过分的爱心,在宽
f容中学会感恩,让父母顺心。这样,孩子就在感恩教育中与父母形成了互动,父母获取了爱心的回报和满足,孩子在感恩中找到了学习的动力,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感谢学校。
对于学生来说,感恩情怀的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从学校这个大氛围中去熏陶感染,去感受升华。因此,学校应通过开展感谢学校活动,教育广大学生“感谢同学给我的帮助,感谢老师给我知识,感谢领导给我关怀”。学校可以重点开展感谢老师活动。一是让教师成为学生感恩的参与者。学校可以举行“老师您辛苦了”征文比赛等活动,让师生利用班会时间进行情感交流,促使师生换位思考、相互理解,让教师成为学生感恩的对象。二是让教师成为学生感恩的共鸣者。这就是说,让教师的情感和学生处在同一感情线上,并与其达成最微妙的融洽和共鸣,这样不仅能够赢得学生的感恩,而且能使教师成为学生情感的共鸣者,使学生学有榜样,逐步形成学习进步的动力。
3感谢社会。
这是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一环。通过开展感谢社会活动,教育学生懂得家庭幸福、学校发展都是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要感谢社会给予我们的幸福。学校可以利用报告会、座谈会、讲座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