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生产车间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电话:报警:110;火警:119;急救120
岗位名称
机修工
主要事故类别
烧伤、烫伤、火灾、爆炸
步骤或范围
气焊气割(作业)
危险危害因素
可能的事故及严重性
防范及应急处理措施
气焊气割使用易燃易爆气体。氧气遇油脂会很快氧化发热,瓶阀口如沾上油脂,遇氧会迅速氧化发热,当温度达到自燃点时,便发生燃烧、爆炸,同样丙烷钢瓶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发生燃爆。
火灾、爆炸
氧气瓶不能与带油的物资放在一起,沾油的手套、工作服等不能放在氧气瓶上;操作前洗净手上的油污;丙烷瓶应直立放置,不能卧放,不可近火,不可放在烈日下爆晒(温度达到35℃时就有爆炸的危险);定期检查,确保防护装置齐全。
焊割炬中氧丙烷混合气体的喷射速度小于燃烧速度引起火焰倒向焊割炬及橡皮管内;管道破损老化,发生泄漏。
发生回火爆炸,窒息缺氧
焊割过程中,遇回火应立即关闭焊割炬上的乙炔阀门,再关闭氧气阀门,稍等一会,再打开氧气阀门吹击里面的余焰和碳质微粒,即可熄灭回火;焊割炬过热可浸在水中冷却后再使用,可减少回火的产生;使用中检查有无泄漏状况,及时处理。
气焊、气割和焊接设备安全装置有缺陷,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可能发生烧伤、烫伤事故
气焊、气割时正确使用防护用品,高空作业时,并将安全带挂在牢靠稳固的物体上,才能进行焊割作业。冬季施工不得将棉背心穿在工作服外面,以免火星飞溅引起着火、烧伤、烫伤。
f生产车间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电话:报警:110;火警:119;急救120
岗位名称
电焊工
主要事故类别
触电、烧伤、烫伤、火灾、爆炸
步骤或范围
危险危害因素
可能的事故及严重性
防范及应急处理措施
电焊工(作业)
焊机绝缘破坏、老化、受潮,保护接地、接零系统不牢,接线错误,空载电压触电。
电击、电伤
电焊设备应有良好的隔离防护装置,避免人与带电导体接触,绝缘良好,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MΩ,防止焊机受潮,采用自动断电装置,定期检查,确保防护装置齐全。
电弧焊接过程中,主要产生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三种射线,红外线长期照射,会使眼珠晶体变化,严重的导致“白内障”,紫外线能强烈地刺激和损害眼睛、皮肤,只要受到短时间的照射,也可引起眼睛发炎(俗称电光性眼炎),皮肤红痛;焊接过程中产生烟尘和气体危害健康;狭窄场所作业,因缺氧导致窒息。
在焊接作业区严禁直视电弧,操作者与
辅助者都要做好防护措施,应配戴专用
面罩,面罩与滤色玻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