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局面正是区域合作逐步加强的表现。与此同时亚太经济合作同样不甘落后,例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但该组织一直以协商一致、松散的非约束方式进行运作。近年来同属于亚太经济合作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以不同的运作方式和迅速扩大的态势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和巨大的挑战。到2014年为止,中国与东盟贸易往来持续发展的十年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升级建设夯实了基础。2014年8月26日,在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低十三次会议中关于升级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议案已经通过决议,并开始了新一轮的磋商谈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建设会更有力的促进中国和东盟双方的经济贸易更快更好的发展,同时为2015年中国东盟经济体的形成创造了最后的先决条件。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带动下逐步成为学术
334
f界研究的热点中的焦点问题,因此研究在TPP和RCEP框架下,各种合作机制并存的局面下中国如何以较好的应对策略实现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国内文献综述国内外学者针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相关问题利用多种方法展开了多角度的相关研究。其中包括理论研究、以学科为基础的研究、实证研究、贸易引力模型研究以及比较研究等。古小松1(2001)、许宁宁2(2003)主要在理论方面对东盟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相关背景、基本情况、发展状况以及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许多学者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其中曹云华教授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深入探寻了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的经济发展关系3。朱仁友(2003)以金融学的视角深入剖析中国同东盟展开金融合作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4。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各国都缺乏严格的风险防控制度,对于金融体系和相关制度的建设还不完善。在尚不健全的金融体制下,一旦遇到不稳定的国际经济环境很容易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霍伟东(2005)博士则从金融学、国际政治经济学以及相关文化背景等多角度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展开了跨学科的相关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相互依存理论为中国与东盟合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同时如果想实现双方的共同繁荣必须要建立互信互利的相互依存的国际关系。5。赖明勇、李镜池(2007)针对各个行业在自贸区建设中的影响展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