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新的一年里,我校教学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以强化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为抓手,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师生整体素质的发展。1、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教导处坚持实行常态化全面参与教学管理和教学指导工作。对教师进行教学跟踪指导,对学生进行学习生活监督检查,努力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改变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通过单元评价和课堂鼓励评价的办法,促进学生赶超先进、激励后进的学习氛围,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多渠道加强教师培训,提升业务教学水平。一是抓好基本功训练,强化备课质量。做到“三个一”,即每周写一次教学反思、每月设计一节优质课、每学期推出一节公开课。二是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学校对于教学成绩优秀的青年教师优先外派参加培训,促使他们尽快成为“师德高品位、专业高学知、能力多方位”的青年骨干。三是加强网络学习,利用各级教研网和教科研平台不断充电,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通过网络交流实践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3)扎实开展“三公开”活动,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教导处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周周组织教师进行“读写说习惯养成教育和分享式学习”的公开课研讨活动,做到了教学工作有方向、有目标、有成效。通过教学研讨活动,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
f2、以“六要六不要”为重点,落实教学常规(1)加强课程管理。严格按照学校课表上课,教导处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监督管理,严格按照“六不六要”和教研室新常规要求督查常规工作,信息、科学、音乐、美术课要按照上级要求全部进入功能室上课。(2)严格按照新的教学常规检查要求开展工作。本年度我们始终坚持压周备课制度,做到教案、上课、作业三对照,要求教师做到备课要“深”,有单元计划,有题型设计、有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和检测反馈。对于备课情况的检查则采取听推门查和集中查多种方式进行,真正从实际工作中评价老师的备课情况,确保上课质量。做到上课要“实”,以适用有效为主,突出学科特色,侧重体现以生为本,把课前预习的习惯引入长效教学机制,提倡学生体验中理解掌握知识,教师要抓住重点难点适时精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加强对当天所学知识的消化理解。不备课不上课,做好探索和反思,主动提升自我。作业要“精”,负担要“轻”,质量要“高”,做到精练精批,形式多样,避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