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杠杆收购融资风险分析
作者:闫嘉羽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2年第17期
杠杆收购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盛行于80年代。由于“垃圾债券”使财务成本增加,90年代杠杆收购有所降温,但后期又开始繁荣高涨。本文要剖析的案例就发生在1988年,它是杠杆收购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杠杆收购中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为了取得财务杠杆利益而利用负债资金时,增加了破产机会或普通股盈余大幅变动而带来的风险。债务增加时,一旦企业息税前盈余下降,不足以弥补高额的固定利息支出时,企业每股盈余下降得更快,甚至会引起企业破产,这就是财务风险所在。如何防控杠杆收购融资带来的风险是决策的关键问题。
杠杆收购融资研究研究综述
对于融资方案,陈亚萍(2008)总结了KKR公司融资方案。王祥木、王英(2006)、李明昌、孙震(1998)等人将杠杆收购融资财务模式分为以下几种:典型的杠杆收购融资模式、杠杆收购资本结构调整模式、杠杆收购控股公司模式和策略性杠杆收购模式。对于财务风险来源,戈俏梅(2002)对杠杆收购高负债的弊端进行了分析,还指出杠杆收购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企业能否有丰厚的回报去弥补巨额成本;朱殿柱(2003)认为收购时机、收购策略、高息债券和高负债都是财务风险高的因素。对于财务风险控制,很多学者对财务风险提出优化控制,其中被普遍认同的是“标准静态控制动态模型优化控制体系”。该方法是对收购引起的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设立一组风险大小测定指标,作为控制公司举债的标准,将公司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文献中案例分析较为浅显,理论分析主要集中在财务风险控制,又无实证分析,用财务风险控制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的几乎没有。本文从此角度切入,选取了著名的KKR收购RJRNABISCO案例,搜集财务数据,对其融资风险进行财务分析。把理论和实证相结合。
KKR收购RJRNABISCO融资风险分析
一、KKR收购RJRNABISCO财务风险分析
第一,财务风险分析。
一是经营杠杆分析。经营杠杆(DOL)指息税前利润(EBIT)变动率相当于业务量(S)变动率的倍数。
DOL(ΔEBITEBIT)(ΔSS)TcmEBIT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Tcm是贡献毛收益总额。因为TcmEBITa(a指固定成本总额),只要企业有盈利,DOL就大于1。DOL越高说明其息税前利润随销售变化的程度越高,销售增长,EBIT以DOL倍增长;如果销售下降,EBIT以DOL倍下降。所以DOL越大,企业经营风险越大。
经计算可得,收购之后1989、1990年的DOL分别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