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时间之比为1∶2-1∶3-2∶2-
3,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1+
2-2-11++3-3-22++2-2-33=tt′,t′=2t
答案:D
8.将一小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若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的大小不变,则小物体到达最高点的最后一秒和离开最高点的第一秒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x1和x2,速度的变化量为Δv1和Δv2的大小关系为
A.x1x2
B.x1x2
C.Δv1Δv2
D.Δv1Δv2
解析:上升的加速度a1大于下落的加速度a2,根据逆向转换的方法,上升的最后一秒可以看成以加速度a1从零下降的第一秒,故有:Δv1=a1t,x1=12a1t2;而以加速度a2下降的
第一秒内有:Δv2=a2t,x2=12a2t2,因a1a2,所以x1x2,Δv1Δv2,即A、C正确.
答案:AC
9
图1-2-8如图1-2-8所示,在光滑的斜面上放置3个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1、2、3距斜面底端A点的距离分别为x1、x2、x3,现将它们分别从静止释放,到达A点的时间分别
5
f为t1、t2、t3,斜面的倾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t11=xt22=xt33
Bxt11>xt22>xt33
Cxt211=xt222=xt233
D.若θ增大,则st211的值减小
解析:三个小球在光滑斜面上下滑时的加速度均为a=gsi
θ,由x=12at2知tx2=12a,因
此xt211=xt222=xt233当θ
增大,a
x增大,t2的值增大,C
对,D
错
v
=xt,且
v
=v2,由物体到
达底端的速度v2=2ax知v1>v2>v3,因此v1>v2>v3,即xt11>xt22>xt33,A错,B对.
答案:BC
10.
图1-2-9
2010湖北部分重点中学月考如图1-2-9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点相距x=7m,起初以v0=2ms的速度顺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至A点处,同时传送带以a0=2ms2的加速度加速运转,已知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4,求:小物块由A端运动至B端所经历的时间.
解析:小物块刚放上传送带时,由牛顿第二定律:μmg=ma,得:a=4ms2
小物块历时t1后与传送带速度相同,则:at1=v0+a0t1,得:t1=1s
此过程中小物块的位移为:x1=at212,得:x1=2mx=7m
故小物块此时尚未到达B点,且此后的过程中由于a0μg,所以小物块将和传送带以共同的加速度运动,设又历时t2到达B点,则:x-x1=at1t2+a0t222得:t2=1s
小物块从A到B历时:t=t1+t2=2s
答案:2s
11
图1-2-10
“10米折返跑”的成绩反应了人体的灵敏素质,如图1-2-10所示.测定时,在平直跑道上,受试者以站立式起跑姿势站在起点终点线前,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10米处的折返线,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到达折返线处时,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