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销售461万辆,同比增长718;但汽车销售自3月创下1735万辆的历史新高后,快速下滑,46月当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分别为349、285和236,增速连续3个月大幅回落,46三个月汽车销量分别环比下降104、75和18。(3)水电燃气等资源价格上调,对其他消费具有一定的挤占作用。(4)消费刺激政策边际效应开始递减,同时持续负利率使得居民储蓄存款等财富缩水,影响居民实际购买力。总体来看,消费需求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初步预计,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82左右,实际增速较上年同期有所放缓。物价涨势温和不确定因素应警惕(一)上半年物价水平平稳上升为主上半年,消费物价水平温和上涨26,其中翘尾因素贡献494,新涨价因素贡献506;工业品出厂价格较快上涨6,但其中翘尾因素贡献了729,新涨价因素仅贡献271。国内管理通胀预期的政策取得实效:一是我国通过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票、加强资本充足率、贷款总量和进度等监管措施,使货币供应量稳步回落,减弱了通货膨胀预期的货币基础。二是国务院出台房地产调控十项政策措施,加大对房地产领域突出问题的整治,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居民通货膨胀预期。三是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国际资本避险意向加强,大量资金退出商品期货市场,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涨幅趋缓,输入型通胀压力有所减弱。(二)三季度物价水平将继续温和上涨三季度,我国消费物价仍将保持温和上涨,抑制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有:(1)国家管理通货膨胀预期是今年一项重要调整任务,政府物价主管部门将会进一步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保持价格水平基本稳定。(2)今年夏粮虽有所减产,但仍属于建国以来第三个好收成,特别是连续六年的粮食丰收,使得我国粮食库存比较充裕,有助于稳定粮价预期。(3)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取得初步成效,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房价环比出现下降,这将有助于缓和通胀预期。
f(4)国际市场大宗初级产品价格同比涨幅趋缓,将有助于减轻输入型通胀压力。但是,推动物价上涨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1)极端天气因素直接影响粮食生产,给农产品的稳产增产带来困难。进入7月份以来,因洪涝灾害等因素影响,鲜菜、水果价格出现较快上涨。异常天气将会影响物价稳定运行。(2)猪肉价格对食品乃至消费物价影响较大。由于猪粮比价自今年2月初以来持续6个月低于1:6的盈亏水平,粮食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