砟轨道铺设后第2~3个月1次/月3个月以后1次/3月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特殊情况:
中心地基处沉降观测点沉降量大于10mm天,应及时通知项目部,并要求停止填筑施工,待沉降稳定后再恢复填土,必要时采用卸载措施;实际工作进行时,观测时间的间隔还要看地基的沉降值和沉降速率;当两次连续观测的沉降差值大于4mm时应加密观测频次;当出现沉降突变、地下水变化及降雨等外部环境变化时应增加观测频次;路基施工各节点时间(包括路基堆载预压土前后、卸载预压土前后、运梁车架桥机通过前后、基床表层施工、轨道板底座施工、铺板、轨道板精调以及铺轨时间)应进行沉降观测;
f6桥涵段沉降观测的具体要求
61桥涵沉降观测桩的埋设1)桥涵的沉降观测应该从桥涵基础开始,桥梁的承台浇筑好以后应及时埋设沉降观测桩。并根据工程进展陆续埋设墩身观测标。
2
40102010
2)桥涵沉降观测桩埋设示意图
4
ff3)对于有些桥墩敦身过矮,在观测时水准尺难以扶直可采用短尺,或者将观测点埋设到低点的位置,也可根据情况调整观测点的结构位置。4)桥台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取得零周期观测值。5)桥基础沉降观测频率
架桥机(运梁车)通过时观测要求:第一次通过和第二次通过前后均需要观测,其后每1次1天,连续2次;其后每1次3天,连续3次,以后1次1周。6)涵洞基础观测频率
f架桥机(运梁车)通过时观测要求:每1次1天,连续2次;其后每1次3天,连续3次,以后1次1周。桥涵段沉降观测的路线要求与路基相同,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位布设于墩台两侧,且每次观测应≥两个桥墩观测断面。
7元器件的保护
1)凡沉降板附近一米范围内土方应采用人工摊平及小型机具碾压,不得采用大型机械推土及碾压,并配备专人负责指导,以确保元器件不受损坏。2)各施工队应制定稳妥的保护措施并认真执行,确保元器件不因人为、自然等因素而破坏,元器件埋设后,制作相应的标识旗或保护架插在上方。路堤填筑过程中,派专人负责监督观测断面的填筑。3)元件埋设时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编号,有导线的元件应将导线引出至路基坡脚观测箱内。
f关于特殊地段沉降观测的具体埋设里程要求,见(2011008设云桂项函)关于进一步明确沉降观测断面位置的函。关于一般地段沉降观测的具体细节详见(云桂施路专04075)图。本细则如有与设计图纸相悖处,请按设计图纸实施。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