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全文,理清文章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思路,以及通过叙事表现人物及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2、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3、培养学生感悟、分析文章的能力和边阅读边标注旁批的好习惯。4、课外搜集梁启超事迹,以全面感受他的人格魅力,学习梁启超先生的优秀品格。【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学习在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着重分析第一、四、八自然段。2、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如《箜篌引》《桃花扇》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相关材料,激发学生想象,更好地体会人物演讲时的形象、性格,以进一步了解梁任公先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教学难点】1、学习如何在叙事中加入自己的感受和评论的写法。2、品味文章的语言,准确地把握梁任公先生的形象和性格特征。【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板块:认识梁任公1、导语设计“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是我国近代的一位大学者所说的,同学们知道这位学者是谁吗?学生明确:梁启超。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梁实秋穿越时空来领略梁启超先生的演讲风采。(板书题目: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2、介绍梁任公这里的梁任公就是梁启超。有谁了解梁启超的情况吗?明确(多媒体展示):梁启超,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自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1895年同康有为一起“公车上书”,1898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对袁世凯。这是梁启超作为活跃政治家的一面。他曾经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代表作《少年中国说》,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著书立说,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这是他作为学者的一面。补充:饮冰,形容十分惶恐焦灼。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梁启超于戊戌变法后逃亡日本,用“饮冰室主人”为笔名,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心境。3、作者简介(多媒体展示)梁实秋(19021987):从略。提示:了解作家时重点从三方面着手,即生活时代、成就以及代表作品。
第二板块:走近梁任公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f(1)“演讲”是文章的关键词,如果让你为梁启超先生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