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陕西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引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陕西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战略纲要(20062020年)》、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国家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背景下,伴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正式立项建设,充分发挥我省科技资源优势,加快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步伐,实现建设“西部强省”和构建“创新型陕西”的宏伟目标,特制定《陕西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本规划是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也是陕西省科学技术发展的全面规划。本规划的实施期为20112015年。(一)“十一五”科技发展的回顾“十一五”期间,通过组织实施“13115”科技创新工程、深化科研院所和计划管理体制改革等举措,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研发活动日趋活跃,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一是科技政策法规体系框架基本建成。《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政策法规出台,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框架;中介服务机构快速成长,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二是财政科技投入明显增加。“十一五”期间,全省财政科技投入累计8608亿元,年平均增长3572,其中省本级财政科技投入412亿元。三是实施科技计划力度加大。截至2009年,共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01项,总经费91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92项,总经费89亿元;“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和“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24项,总经费37亿元;五年共组织实施“13115”、重大创新专项、
f科学研究发展计划等省级各类科技计划8578项,总经费192亿元;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了一批名牌产品,形成了一批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一是科研创新能力增强。全省获得重要科技成果2475项,其中应用类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有754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有1248项。截至2009年,全省申请专利41684件,获得授权16367件;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24项,获省级科技奖励861项。二是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全省形成了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西安、宝鸡、杨凌三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步入发展快车道,渭南高新区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