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全省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021家,2009年在孵企业2332家,全省高新技术产值已超过3000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42。三是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步伐加快,新产品研发成果显著。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4人,在重点企业和行业支持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建成“13115”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2个,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113个,提升了重点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迅速。技术市场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易平台,2010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突破100亿元,较上年增长42。二是科技兴农成效显著。先后建立了37个农业科技创业示范基地,已建成国家级、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34个,建立省级专家大院54个,全省农业科技特派员人数达到2600余人。培育主要粮油作物新品种150个,推广各类农业新技术100多项,有力地推动了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三是服务社会民生发展。围绕社会和民生发展,共建立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3个,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18个;建成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西安
f高新区创新药物孵化及产业化转化综合基地;攻克了一批创新药物的关键技术;支持了一批节能减排的重大项目。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发展循环经济、保障公共安全等方面初见成效。(二)“十二五”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1“创新型陕西”建设对科技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省委、省政府已把建设“创新型陕西”作为战略目标,西安市、宝鸡市相继被确定为全国创新型试点城市。陕西有责任、有能力通过先行先试,率先建设创新型区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新路径。2关中天水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按照《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要求,建立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既是陕西科技发展难得的机遇,也是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通过统筹科技资源,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我省由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的转变。3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为科技发展增添了新动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将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抓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