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摘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于生物教学中,不仅是对教学工作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的情感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但影响却是永恒的。
关键词:情感教育生物教学
引言: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情感因素。通过有关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新的需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形成相应的情感,使学生的智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它的最大特色在于“知情并进”,即在使学生高效率的获取知识的同时,作为健康心理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的情感本身的品质也能得到优化和提高。
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制翁效应”充分说明了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生物教学也不例外,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生物学习的热爱及对真理的追求。毫不夸张地说,情感是生物教学中的润滑剂、催化剂。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教学的前提,用存在主义大师卡缪的话来说,就是:“请不要站在我的前面,我不会跟随您;也不要站在我的后而,我不愿领导您;请站在我的旁边,让我们做朋友。”课前师生一起在雪地里玩完打雪仗的游戏后,课上学生不是浮躁得不能上课,反而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把师生打雪仗中的师生平等的关系迁移到课堂之中。在他们的眼中,教师不再是至高无上的长者,而成了他们的大朋友。上课时,学生喜欢教师这样说:“以前我们共同学习过……,今天我们共同研究……”当课堂提问时,教师说:“谁来给我说一遍”但学生更喜欢这样说:“谁来给我们大家讲一讲,使我们大家都明白。”教师布置学生讨论后,冷眼旁观。但学生们更喜欢教师来到他们组,认真听,同时发言。学生为什么都喜欢后者呢后者体现了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教学的前提。
1、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热爱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成语“爱屋及乌”比喻爱一个人会连带到与他有关的事物。同样,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则一定会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中,形成一股积极的教育力量。因此,教师应当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尤其是差生,他们由于成绩差,长期被自卑所困扰,教师应更多地注入爱的甘‘醇,使他们的心理保持平衡。在教学中,应对差生从不歧视、讥笑、挖苦,相反,他们有困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