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新形势下高校英语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作者:李艳辉朱利玲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23期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和他国的经济文化联系更加紧密,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日益膨胀。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镇,承担着人才培育的重要任务。为了满足社会的人才需要,需要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本文将具体探讨高校英语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3016602
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育模式不断更新。传统人才培养路径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代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国际竞争的视野,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高校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也是人才的直接培育者,应该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创新性发展。一方面,应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传授给学生专业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应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使学生具备创新能力。
一、高校英语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1)课程设计不足。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高校在设置课程时偏重理论课,忽视了实践课程的重要性。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确重要,但是在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失衡的情况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将沦为形式化的产物。部分高校在课程设计时过分注重理论课,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理念。1教师采用口传身授的理论灌输方法,会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
(2)轻视素质培育。当代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型人才,高校不仅要开展理论教育,还要重视素质培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担任着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任务,需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部分教师以传授语言知识为导向,没有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也没有让学生进入到语言情境之中,把握语言的应用路径,导致学生问题解析的能力比较弱。
(3)社会实践欠缺。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将着眼点放在课堂教学上时,认为课程学习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唯一路径,割裂了学生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一些学校设置了实习课程,安排学生完成实习任务等,但是实习内容往往和实际所学不相符合,学生很容易陷入学习困境。我国高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校没有构建起实践基地,学生的实践创新机会较少,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无法适应未来岗位的需要。
二、创新应用型英语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