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波弹性成像基础普及系列之一
剪切波(ShearWave)的前世今生
剪切波最
近大热,到底什么是剪切波?今天就来说说剪切波的前世
今生。
声波(Sou
dWave或AcousticWave)是
一种机械波,由物体(声源)产生振动,引起构成介质的
质点在空间的机械运动。人耳可以听到的声波的频率一般
在20Hz至20000Hz之间。
对于超声医生来说最
熟悉的一种声波应该是超声波,其频率超过了人耳可听范
围(高于20000Hz),可以用于组织结构成像。
但
其实超声波只是机械波的一种,是一种纵波,在介质中超
声波的质点位移方向同波的传播方向是平行的(图1左)。
而另一种波,横波,在弹性介质中的质点位移方向与波的
传播方向垂直(图1右),剪切波就是横波的一种。
给两个图对比一下就看明白了。图1超声波(纵波)与剪
切波(横波)传播简易图
由于剪切波独特的物理特性,它的传播速度与介
质的硬度或者说是弹性直接相关,因此剪切波最初被工程
学科用来评价土层的性质以及土层弹性模量的计算。
剪切波理论最早由法国朗之万研究所(I
stitueLa
gevi
)
的MathiasFi
k教授(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者)提
出:E(kPa)=3rc2
这个公式中E是杨氏模
f量,国际单位是kPa(千帕),用来表示传播介质的软硬也
就是弹性;r是组织的密度;而c表示的就是剪切波速度。
从上面的公式里很容易看出,在弹性介质里,剪切波传播
的越快,对应介质杨氏模量(硬度)越高;剪切波传播的
越慢,对应介质杨氏模量越低。
随着现代医学的
不断发展,近几年剪切波的物理特性被医学工程学家重新
挖掘并应用在了医学影像领域利用剪切波去定量显示
人体软组织的硬度。
这种新型的超声检测技术仅
需要超声探头的辅助,完全不需要使用者进行外力加压,
对组织弹性进行客观、定量评估。这样就避免了以往传统
外压式超声弹性成像受主观经验影响、缺乏客观定量指
标、应用范围仅在浅表组织等局限性。
体内剪切
波的出现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例如,跳动的心脏就
是产生剪切波的天然振源,不过它的振动仅限于临近的局
部组织。图2心脏搏动
而来源于体外的振动器,如动态核磁共振弹性
图,因为需要两个设备同时操纵,对于超声环境来说又不
够理想。图3MRI的动态型弹性成像技术。频率50Hz下
所产生的位移相位(左下)、弹性图(右下)。
剪切波技术利用超声声束产生的声辐射力对组织进行扰
动,这种压力或称“声学气流”能够沿着它的传播方向对组织
产生推力,弹性介质如人体组织由于其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