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子禽问子贡:“我们老师每到一个诸侯国,一定会了解那一国的政事,是他主动询问别人而得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来了解政事的。也可以说是求来的,但是老师求得的方法,大概与别人求得的方法不相同吧?”r
9、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r
【今译】r
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享受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说话小心谨慎,向有道德的人看齐,时时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r
1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r
【今译】r
孔子说:“不怕别人民不了解自己的长处好处,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的好歹。”r
为政篇第二r
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r
【今译】r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r
2、子曰:“道之以政①,齐之以刑②,民免而无耻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④。”r
【今译】r
孔子说:“用行政命令来治理,用刑法来处罚,人民虽然能避免犯罪,但还不是从心里知道犯罪是可耻的;用道德教化来治理,用礼来约束,人民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会自觉地改过。”r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②,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r
【今译】r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r
4、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哉?人焉哉?”r
【今译】r
孔子说:“了解人,要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采取的方法考察他安心于做什么。这样去了解人怎么能隐瞒得了呢?人怎么能隐瞒得了呢?”r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r
【今译】r
孔子说:“时时温习已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r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r
【今译】r
孔子说:“君子能在道义上团结人但不以私情而互相勾结;小人于拢勾结而不在道义上团结人。”r
7、子曰:“学而不思,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