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精益化管理源于20世纪5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精益生产。在美国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家公司一统汽车市场天下的时候,为解决生存危机,丰田汽车公司建立了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控制和管理生产过程,以最小投入创造最大价值的生产组织体系。当丰田汽车一跃成为世界汽车之王时,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主的一批美国专家开始研究丰田的制造运作模式,称之为“精益生产”。通用汽车公司在1990年出版的《改变世界的机器》中,也把丰田公司视为世界范围劳动生产率的领先者。
精益管理就是管理要1“精”少投入、少消耗资源、少花时间,尤其是要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投入和耗费,高质量。2“益”多产出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升级的目标。更加,精益求精。5S(整理、整顿、清洁、清扫、态度)是推行精益化管理的基础,对于日本企业而言,5S已经上升到员工基本素质的层面,而对于国内企业而言,似乎很难做到真正精益意义上的5S,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教育,通过教育使5S真正成为员工的基本素养。5S管理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整齐有序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从而提升员工个人的素质。
精益管理的优势与意义
1、精益化管理的优势
以日本汽车行业为例,日本的汽车工业主要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崛起的,五大汽车厂商丰田、日产、东洋工业、三菱和本田的产量占了全国总产量的八成以上,其中,丰田和日产就占了一半。这个格局持续到了1973年的石油危机,丰田公司凭借其精益管理的优势把老对手日产公司摔到了后面,结束了日本汽车工业的两强时代。丰田公司自豪地称精益管理的源泉丰田生产方式为“经济萧条时期也能挣钱”的生产方式。1973年以后,日本的其他汽车制造商开始学习丰田的生产方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产经营方式,但他们的基本特征是相同的。
自70年代起,随着精益管理在日本汽车业的普遍推广,日本汽车工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历程,到了1980年,日本汽车的年生产总量达到1100多万辆,首次超过美国,使美国第一次失去了世界汽车市场上的领先地位。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是一个汽车小国,又是经济穷国,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可以说精益管理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欧美汽车业曾把日本汽车业的成功总结为三条原因一是日本的低工资;二是日本政府的保护政策;三是大量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如机器人等。但进入80年代以后,前两条理由已不复存在,而欧美各大汽车制造商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