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21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文
试卷共10页,卷面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0213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
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体:讲述主体(谁在讲述),故事主体(谁被讲
述),接受主体(谁在观看)。互联网时代参与主体边界模糊、角色重叠,各民族、各群体、
各阶层都在“讲述”“被讲述”,也都在“观看”“被观看”,多主体多元化传播已成现实。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把握这一时代特征,并从以上三种主体入手,创新思维,调整策略,从
分散失衡走向多元协同。
从故事主体来看,“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讲好中国普通人的故事。在权力、资本与眼球
经济的驱动下,传播场域两极分化的现象仍很严重,国际传播秩序处于失衡状态。国内的普通
人和弱势群体作为讲述主体的话语权和作为故事主体的存在感都过于弱化,尤其在被西方媒体
遮蔽、忽略之后。更多地让他们发声、为他们发声,对高举人民性旗帜、秉持“命运共同体”
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大国而言,是国际传播秩序再平衡的使命担当,这也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
软实力巧实力的战略选择。
从接受主体来看,“讲好中国故事”还要进一步明确中国故事的受众群体。我们要相应地
调整方向,不囿于“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而采取“边缘突破”战略。以欧美为中心的西方精
英群体和意见领袖,他们属于西方意识形态最顿固、对中国成见最深的受众群体。我们应该把
战略重点从他们向发展中国家以及西方国家中的草根群体、非政府组织转移。就前者而言,我
们虽然经常强调提高议题设置能力、增强话语权,而实际上常常“被议题设置”,围着西方媒
体的议题打转,从客观原因来看,我们和西方存在软硬实力差距;从主现原因来看,我们不够
自信,大在乎西方,且存在缺乏省思的战略失误,就后者而言,他们在发展阶段、发展诉求、
价值观和利益点上与中国很接近,这使他们对中国故事有更多共鸣,他们的“中国观”也更具
可塑性,相关调查报告印证了这一点。
从讲述主体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