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理论》r
一、需求、供给和市场机制的作用r
(一)需求分析r
1、需求的概念: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和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r
需求的基本要素:购买欲望、购买力和时间。r
2、需求法则: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r
需求法则的例外:吉芬商品和炫耀商品或声望商品。r
3、恩格尔曲线:表明的是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上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消费者对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需求量增加的幅度要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对高档饰品需求量增加的幅度要大于收入增加的幅度。r
恩格尔系数:是指消费者用于购买食品方面的支出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率。恩格尔系数表明,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国家的恩格尔系数越高,这个家庭或国家的收入水平越低;反之,恩格尔系数越低,这个家庭或国家的收入水平越高。r
4、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需求量反映的是某一价格水平下对商品的购买量,需求量的变动是由于价格变动而引起的,而需求则是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r
5、影响需求的因素:r
(1)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对于高档商品和正常商品,收入增加,需求增加;r
(2)消费者偏好。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该种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r
(3)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价格的变化会导致需求按相同的方向发生变化,互补品价格的变化会导致需求按相反方向发生变化。r
(4)消费者对价格的预期。若预期价格在未来上升,会导致需求增加。r
6、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r
市场需求为每一价格水平下所有个人需求量之和。r
(二)供给分析r
1、供给概念: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商品数量。r
供给的三个要素:厂商出售商品的欲望、出售商品的能力和时间。r
2、供给法则:供给量与价格正相关的关系。供给法则表明,价格水平越高,商品的供给量越多;反之,价格水平越低,商品的供给量越少。r
供给法则的例外:如历史文物、古董等不可再生的商品,还有如土地。r
3、供给与供给量r
供给量是指与某一价格对应的商品数量,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价格本身的变动引起的供给数量的变动,而供给指整个供给曲线,供给的变动是指由于价格不变,其他条件变动所引起供给数量的变动。r
4、影响供给的因素r
(1)投入要素的成本。要素成本越高,商品的供给就会越少;r
(2)生产的技术水平。技术水平越高,供给就越多;r
(3)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