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中更注重对农村的投入15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A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B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D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16右图是美国大众性期刊《时代周刊》1972年某期的一幅封面画,画中文字意为“为了和平去北京”,画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国务卿基辛格。对此封面画所含历史背景信息说明正确的是
A中美结束对抗符合世界各国愿望B美国迫于形势变化放弃“冷战”思维C美国舆论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注D主流民意深刻影响了美国对外政策17李雅书等在《古代罗马史》中谈到: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由此可见罗马法A为资本主义规范了社会秩序B推动了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C为资本主义立法提供了范本D保障了西欧社会资本原始积累18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指出,“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A联邦政府权力不受制约B各州有权制定法律C中央政府权威得到保障D各州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19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A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
fC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20苏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联建成了汽车制造厂,并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福特企图干扰苏俄的经济恢复B福特为经济利益放弃政治信仰C苏俄放弃布尔什维主义的理想D苏俄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21联合利华高级副总裁加文尼斯说:“我们的员工持有公司的股份,因此他们与公司休戚相关。……这是我们从一家私人公司转变为一家公众公司的标志之一。”“公众公司”的出现体现了A公司变成工人所有B公司所有权的某种转变C公司由职业经理人经营D公司变为国有企业22我国史学界曾就“二战后”某一事件的影响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经济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