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上海育才中学、浙江宁波二中和海宁中学考察学习心得体会2016年4月21日在教育局领导的带领下,我有幸随邻水县教育考察团远赴上海、浙江参观学习。此次行程共计5天时间,第一天早上6:00就从邻水出发,中午抵达浙江宁波,下午就到宁波二中考察学习,之后5天辗转浙江海宁和上海,参观、考察了海宁市高级中学和上海育才中学,并在这两所学校参加了全国新高考改革与走班教学现场观摩会。虽然时间短暂,行程安排得很紧,但是收获很多、感触颇深。现将这次学习的心得总结如下:一、通过考察学习,深刻领会了这次考改、课改的内容和意义。一是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目前浙江和上海均采取了“33”的高考改革模式。浙江采取的是“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七门学科中选择三个进入高考“的办法,上海采取的是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六门学科中选择三个进入高考的办法。浙江省选考科目每科满分100分,在40分基础上划分了21个级别;上海市每科满分70分,在40分基础上划分了11个级别。二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作为决定考生命运最终“去向”和“出口”,招生模式比考试模式更为关键和重要,甚至可以说,招生决定着考试。高考招生改革基本目标是以学生为本,建立自主、专业、透明、公正的高考招生制度。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高校
f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
三是高考改革的意义。突出强调并着力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本次高考改革的重要意义。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二、通过考察学习,深入理解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