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霉素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技术报告
1胶体金的制备11玻璃器皿的准备
玻璃器皿表面的少量污染会干扰金颗粒的生成,一切玻璃容器应绝对清洁,用前经过酸洗,硅化。硅化过程一般是将玻璃容器浸泡于含5%二氯二甲硅烷的氯仿溶液中1mi
,室温干燥后蒸馏水冲洗,再干燥备用。专用的玻璃器皿以第一次生成的胶体金稳定其表面,弃去后以双蒸馏水淋洗,可代替硅化处理。
将玻璃器皿用酸液浸泡72小时后,取出,用洗洁精洗涤和大量自来水冲洗,蒸馏水浸泡24h后用去离子水冲洗三次,37℃温箱烘干后备用。12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溶液
在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中,检测信号是由于金颗粒在检测线或质控线上聚集而成,所以如果金颗粒太小就不能产生足够的颜色信号,如果太大又会遇到空间位阻问题。空间位阻可以阻止小分子蛋白质接近金颗粒的zeta电位,例如IgG分子160000DaLto
s大约8
m,约有4
m可以与金颗粒的表面结合,其最适的标记金颗粒为40
m,而对小分子抗原来说,可以使用20
m的胶体金颗粒进行标记。
取001%氯金酸水溶液100mL用恒温电磁搅拌器加热至沸腾,持续搅拌的情况下加入1%柠檬酸三钠水溶液35mL,继续搅拌加热10mi
,溶液呈透亮的红色。室温冷却,用去离子水恢复到原体积,4℃保存。13胶体金的质量鉴定131肉眼观察
用肉眼观察制备的胶体金,其颜色为酒红色、均匀度较好无杂质、透明度较高。132紫外扫描鉴定
取冷却后的胶体金溶液进行400~600
m紫外扫描,确定最大吸收峰波长,观察最大吸收峰的峰形、峰宽。紫外扫描的最大吸收峰波长为520
m,根据回归方程Y04271X51456计算得到胶体金颗粒粒径为1274
m。由图谱可以看出最大吸收峰的峰宽较小说明胶体金颗粒分布比较均匀
f133透射电镜鉴定透射电镜下观察胶体金颗粒的大小是否均匀一致,有无椭圆形及多角形。拍
片放大后测量胶体金颗粒直径大小,取多个点计算胶体金颗粒的平均直径。胶体金颗粒的透射电镜扫描图片见图1。
图1胶体金电镜扫描图片电压:400kV,放大倍数:400k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胶体金颗粒的大小基本一致,没有椭圆形、多角形的金颗粒。将照片扫描后转换成电子版图片,放大后测量胶体金颗粒直径大小。随机挑选10个胶体金颗粒通过计算得到金颗粒平均直径为130±05
m,与紫外扫描鉴定法得到的颗粒直径接近。2抗体制备取健康经产BaLbc母鼠或雄鼠,每只注射1mL灭菌石蜡油,15天后注射1mL杂交瘤细胞含1×104细胞,约7~10天后采集腹水。每只小鼠每次采腹水约2~3mL,共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