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论
(第一章学习目标:
1.了解课程的不同定义维度和类型;2.理解幼儿园课程的特征与要素;
教学辅导一
幼儿园课程论概述)
3.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基础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4.了解游戏、教学和日常生活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三者各自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地位或作用,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1.课程即科目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定义(四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
将课程定义为学科科目(或领域),即主要讨论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教学的各种课程形态(如科学、数学、语言等)。一些较早的工具书和教育学教材都普遍认同这种定义。这种课程通常表现为各科目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教材等。我国幼儿园过去普遍实施的分科课程(语言课、常识课、计算课、美术课、音乐课和体育课),即使认同这种定义的表现。2.课程即经验课程被认为“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所获的德一切经验”,而不是学科科目群。以经验的维度界定课程,起源于杜威的进步主义思想。经验课程的基本着眼点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以动机为教学组织的中心。现在幼儿园课程领域中经常讲的生活课程、活动课程、儿童中心课程就属于这种经验课程。3.课程即目标将课程界定为预期的学习结果和目标。以目标的维度界定课程,起源于巴比特、查特斯的课程理念,后经泰勒等人的发展,使这种观念日趋完善。这样定义的课程要求实现制定一套由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作为课程,之后所有的教和学都为达到这些目标服务。“课程关心的是结果,而不关心发生了什么事。”我国20世纪50年代后,幼儿教育学习苏联的教育模式,国家对幼儿园课程采取中央集中管理的方式,这是的幼儿园课程较多地关注儿童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较多关注的是课程预设目标的实施,因此,当时的幼儿园课程认同的就是“课程即目标”。4.课程即计划
共7页,第1页
f将课程定义为“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所获得的全部经验的计划和方案”。此课程定义反映的是一种综合多因素的倾向,因为计划包含目标、内容、评价、教和学等各个方面。5.各种课程定义的合理性与局限性每一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的出现,都是指向当时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课程所出现的问题,都隐含着倡导者各自不同的立场和价值取向。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要的不是确认这种或那种课程定义,而是要意识到各种课程定义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同时出现的新问题,以便根据课程实践的要求,做出明智的选择。
二、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