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最后得出结论,获取新的数学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模式,通常有创设数学情景、动手实践、提出猜想、验证猜想等几个环节。在内容上,常用于图形与空间的结论的验证,定理的探索以及函数图像、性质的探索等等。
(三)合作研究性教学模式
合作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由学生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查找、筛选信息和网上协作共同完成课题的一种教学模式。此模式的实施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2)分析问题,组织小组,确定研究计划。(3)自主查找、收集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信息。(4)交流协作,制作、计算数据,解决问题。(5)汇报,评价,反思。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存款问题、住房按揭问题,以及教材中可以转化为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的内容都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总结这几种教学模式,他们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也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内容灵活选用。
f三、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体会
基于以上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应遵循的原则和教学模式,根据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下面谈一谈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几点尝试作法。
(一)巧借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人机交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初中数学复习课或习题课,特别适合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因为初中数学教师完全有能力制作这类课件,从前置知识复习,精选例题讲解,到巩固练习作业,每一教学环节都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层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这种交互性所提供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二)巧借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如识的获取与保持。
1、化无形为有形。初中数学理性知识成分太重,传统的教学只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缺乏供学生探索的环境。比如,初三几何“点的轨迹”,学生最终会知道“轨迹”是一些直线或射线,但学生对“轨迹”是毫无想像力的《几何画板》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间题,它显示的“点”一步步地动态有形地组成直线或射线,旁边还能显示轨迹中“点”的条件,这种动态的有形的图形是十分完整的、清晰的,它远远超出老师把轨迹比喻成“流星的尾巴”。2、化抽象为直观。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几乎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