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读当今社会,心理学几乎已成“热学”。林林总总冠以“心理学”之名的出版物不断更新着书店和读者的书架。心理学不再神秘,正日渐走近我们的生活。在快速发展的当下,人们逐渐改变着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如何才能保持自身的健康身心和塑造健全的人格?当现代生活的压力在人与家庭、群体、社会的关系中注入了新的特征时,人们又该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关系以达到彼此的和谐与适应?这些问题,都需要心理学给出答案。本周我们将学习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的著作《社会性动物》,他是美国心理学会110年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杰出著作奖(1975年)、杰出教学奖(1980年)和杰出研究奖(1999年)三项大奖的心理学家,而他的《社会性动物》被誉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下面我们进入本周的学习。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离群索居的个体,要么不值得我们关注,要么不是人类。社会从本质上看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那些不能过公共生活,或者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过公共生活,因而不参与社会的,要么是兽类,要么是上帝。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公元前328年№2社会性动物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社会性动物”意味着什么呢?来自老师的鼓励,会使小朋友的课堂反应更积极;一个人对他人的看法,会受到朋友们的影响;有奥运冠军代言的麦片,会受到更多人的欢迎;男朋友的绝交信,可能使女孩子情绪突变、暴饮暴食。尽管以上列举的情境千差万别,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因素:社会影响(他人的想法或行为对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社会性影响的作用社会影响如何对人产生作用呢?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九岁的小姑娘玛丽,看上去对家务很感兴趣,她总是帮妈妈整理餐桌、准备饭菜、打扫房间。玛丽的父亲认为“小女孩基因之中已经融入了家政的成分,不要听那些女权主义者胡言乱语”。“基因”的说法你相信吗?更可能的是,从幼儿时期开始,只要玛丽在烹饪、玩娃娃之类从传统看属于女性的事情上表现出兴趣,就会得到奖赏和鼓励,而她在拳击上的兴趣则不太可能受到同样的待遇。久而久之,她便真心地更加喜爱家务活儿了。作者认为社会心理学的核心就在于“社会影响”。采用这一定义,我们将尝试对以上所举实例中的许多现象加以解释。比如人们是怎样受到影响的?为什么会受影响?这种影响是长久的还是短暂的?大多数人都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感兴趣,因为所有人都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度过绝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