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教案03
学习目标:
1识记字词文常知识。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4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5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6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7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时数:二课时学习过程与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识记积累字词文常知识。感知《谈读书》的内容;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一、导入: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时。有人认为,读图是造成全民族阅读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回归读书,尤其是中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那么我们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几百年以前的先哲的高论。二、简介作者: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三、朗读课文,体味文章的意蕴,感知文章的内涵。怡情傅彩藻饰矫情诘难寻章摘句咀嚼狡黠伦理证吹毛求疵四、讨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2)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味同嚼蜡滞碍睾阐
f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五、探究课文内涵:1读书要有哪些好处呢?明确:怡情、傅彩和长才。2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明确:经验不读书之不足,经验范书中所示,互相补充。3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明确:明智之士(明察事理的人)。“全凭观察得之”4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的含义。说说比喻说理的好处。明确:人要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智,不断完善自己,努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