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并购八大失败案例
中投投资黑石和摩根士丹利
2007年5月,中投公司斥资约30亿美元以29605美元股的价格购买黑石近10的股票。随着国际金融环境的恶化,直至2008年10月,中投公司在黑石集团上的投资浮亏已经达到25亿美元,浮亏为初始投资额的23。2007年底,中投公司又购买了摩根士丹利56亿美元面值的到期强制转股债券,占摩根士丹利当时股本的986。由于金融危机不断升级,摩根士丹利股价大幅下跌,交易账面浮亏30亿美元左右。此外,中投还投资雷曼兄弟发行的衍生债券,2008年9月受其拖累被冻结资金高达54亿美元。
中铝收购力拓
经过三个多月的拉锯战中国铝业以195亿美元注资力拓,打算将力拓的股份增加至19的计划终于以分手告终。2009年6月5日力拓集团董事会宣布撤销对2月12日宣布的双方合作推荐力拓并为此而向中铝支付195亿美元分手费。中铝注资力拓的计划一直成为国际财经圈关注的焦点因为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最大规模的海外投资澳洲以及西方国家是否放行是观察西方社会如何对待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次重要指标。中铝显然是低估了政治干预的影响力,没有汲取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的失败教训。
平安投资富通
2008年11月,中国平安宣布斥资约181亿欧元折合人民币2387亿元购买以经营银行及保险业务为主的国际金融服务提供商富通集团9501万股股份,约占总股本的418,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由于前期缺少对富通净资产预判的经验特别是缺少对于金融危机对西方金融机构影响的估计,这笔曾经让人兴奋的海外投资,却让平安遭遇滑铁卢。就在平安收购富通后不久,富通集团轰然倒塌。中国平安的投资最少的时候仅剩下不到30。
TCL收购汤姆逊
2004年7月,TCL多媒体TMT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彩电业务,双方合资成立TCL汤姆逊公司TTE。同一年,TCL集团还闪电般地并购了法国阿尔卡特的移动电话业务。结果前者持续亏损,后者在合资仅一年后就以失败告终。导致TCL集团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欧洲的运营成本高、尤其是员工成本很高,而彩电行业一直处于低利润时期另外在欧洲,液晶电视的销售量增长快于其他任何地方,但是TCL集团却继续大量生产普通显像管电视机,欧洲市场已经为TCL集团带来了24亿港元的损失。
中海油并购优尼科中海油并购优尼科
2005年6月23日中海油宣布以要约价185亿美元收购美国老牌石油企业优尼科石
f油公司。单笔投资额大是国有企业跨国并购的一大特点,这跟它们拥有比较好的金融支持甚至政府支持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