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培养方案设计
依据学校领导的指导思想,综合现有条件与社会实际需求。现对机电一体化的培养方案进行部分调整、修改,具体内容如下:一、整体的课程设计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计以机电为主线,普修精修为课程设计基础,建立四个工种、两个精修方向,作为学生选择性发展的目标。1、普修普修的课程设计以机电的基础技能知识为主线,具体开设课程如下:铣床实训、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钳工实训、车工工艺普通车床实训、AutoCad考证、数控加工工艺(数控车中级证)、电子电工技术电工上岗证维修中级证、变频与传感器技术单片机应用与接口技术、数控机床结构原理与维修、设备管理、CADCAM应用(数控铣床加工中心中级证)、PLC(可编程控制技术)应用。(2)主要掌握技能:数控车床操作、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操作(中级证)、电子电工技术电工上岗证维修中级证、PLC(可编程控制技术)应用等。第1-4学期普修
f第1-2学期基础知识与机加工
第3-4学期电气与控制
电工电子技术电工上岗证维修中普通铣床实训级证机械制图变频与传感器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单片机应用与接口技术公差配合数控机床结构原理与维修钳工实训设备管理车工工艺普通车床实训CADCAM应用(数控铣床加工中AutoCad考证心中级证)数控加工工艺(数控车中级证)PLC(可编程控制技术)应用2、精修精修方向分为两个①数控车(高级证)(1)机械加工②数控铣加工中心(高级证)①维修电工(高级证)(2)电气方向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f第5学期精修
机加工方向
电气方向
数控车床实训(数控车床高级证)数控铣数控加工中心(数控铣加工中心高级证)
维修电工实训(维修电工高级证电工上岗证)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整体培养思路以机加工40(普通加工→数控手动编程加工→数控自动编程加工)、电气与控制40(电工基础→PLC→电气维修)及20的设备管理、制图、设计、维护为辅。二、主要获得证书有:1、必考: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计算机应用等级证。2、选考(中级证)电工上岗证、中级电工维修证、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中级证。(2)高级证(根据精修方向,任选其一)高级电工维修证、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高级证。三、此培养方案优势如下:
f1、机械与电气先分离、后融合,各占一半的学习时间。层层深入,符合教学规律,易于学习和掌握。2、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部分课程采用先实训后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