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对症下药方能达到调解的目的。”人民社区“张爱春调解工作室”的张爱春说,很多的矛盾纠纷都是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双方当事人往往因为“面子”而闹得不欢而散,因此在调解过程中,有着多年社区工作经验的张爱春很给当事人的“面子”,当事人发火她耐心倾听,而后再悉心劝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当事人心里得到平衡。“基层的很多矛盾纠纷如果处理不好,很有可能“民转刑”,影响建设和谐社区的大目标。”铜官山区维稳办负责人赵志告诉记者,社区调解工作与法庭调解不同,要把“情”摆在首位。个性化调解室的调解员都有着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居民对他们比较熟悉也很信任,愿意接受他们的调解。
走出创新路
“铜官山区位于主城区,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医患纠纷等各种矛盾纠纷频发,如不及时调解,就可能引发群体事件。”铜官山区委政法委负责人说,人民调解就是通过调解员的工作,给居民一个说理的地方,让矛盾纠纷得到化解。社会上有很多热心调解工作的人,但苦于没有一个奉献调解工作的平台。个性化调解室不仅给他们提供了平台,而且让调解工作有所创新。
该负责人介绍,个性化调解工作室实行社区一条线和行业一条线“两条线”设置模式。社区这条线的调解员是社区工作人员,群众工作基础和经验丰富;行业这条线的调解员则是专业人士,负责调解涉及“专业化”的矛盾纠纷,如涉法涉诉调解室的王双虎、留守儿童问题调解室的洪霞都是律师。在社区进行调解的过程中,如果涉及专业问题而社区自身力量不足,便及时调剂专业人士介入,配合做好调解。
现有的19个个性化调解工作室,平均每月调解矛盾纠纷15至20起,其中简单的调解案例占75左右,成功率达90左右;复杂的调解案例在25左右,成功率在80左右。目前,铜官山区正在拟订个性化调解室管理办法,让个性化调解工作步入规范化。林春生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