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谈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作者:高庆雄来源:《新一代》2010年第05期
摘要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造性、开拓性的人才辈出那么在世界强林中很难立足、发展、自强。
关键词体质创新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10501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造性、开拓性的人才辈出那么在世界强林中很难立足、发展、自强。因此“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为适应国际形势和社会发展的潮流《新课标》中明确要求中学语文教学要展开创新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我们就创新教育本质和方法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创新教育的本质
相对传统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相对应教育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从另一层面讲创新教育则是指导学生面对现实环境以超越现实的理想去审视并改造现实的过程并向人类已经获得的现成的东西提出新的挑战展现新的世界。人即是社会的创造物也是自己的创造物人在创造社会的同时也在创造自我。创新教育就是提升本身所拥有的创造意识培养人把创造意识变成现实的能力。创新教育的超越性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一张扬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创新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也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他是对现成环境所给予的重新组合具有强烈的主体个性色彩。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也应从两个方面体现创新的本质要求一是充分发挥主体精神二是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通过自我意识的突现使他们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等方面显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从而不断自我开拓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二张扬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新课程中强调的三维目标本身就体现了开放的精神。创新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人以新的视角、新的方式、新的综合展现出新的发现、新的思想。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精神得以实现个性的独特性得以外化。“新”需要一个开放的“教”。由于语文学科人文性和主观性的特点更需要一个高度自由和开放的思维空间通过开放自由的主体活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主观性才得以充分发挥主体创造能力才能充分的挖掘。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三在课堂活动的实践中超越。实践活动对创新的作用是人所共知的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也不例外。因此只有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