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利巴韦林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李文波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2期
【中图分类号】R9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330-01
【摘要】目的:探讨利巴韦林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发生利巴韦林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经停药观察和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无死亡病例。结论:严格按利巴韦林使用说明书中的适应症使用,同时密切观察病情,以防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关键词】利巴韦林;不良反应
利巴韦林又名三氮唑核苷、病毒唑Ribaviri
,是多年来用于治疗病毒性感染疾病的首选药,因其作用确切、价格便宜,临床常用于婴、幼儿及成人的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以及与干扰素联合使用于各型肝炎等的治疗[1]。随着该药应用的日益普遍,与其有关的不良反应报道也不断增加。本文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0月所发生的30例利巴韦林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便为安全用药提供依据,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30例,男21例(7000%),女9例(3000);年龄7个月~52岁;原发病:上呼吸道感染11例(3667),带状疱疹6例(2000),病毒性腮腺炎4例(1333),病毒性肺炎3例(1000),病毒性肝炎6例(2000);给药剂量:成年人为700~800mg有4例(1333),成年人为500~600mg有9例(3000),成年人为300~400mg有7例(2333),成年人为100~200mg有8例(2667),儿童用药为每天10mgkg,共2例(667);不良反应:药物性皮疹9例(3000),恶心、呕吐15例(5000),过敏性休克1例(333%),溶血性贫血3例(1000%),头痛、头晕2例(667%)。
12治疗与转归:所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经停药观察和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无死亡病例。
2讨论
21利巴韦林的作用机理:利巴韦林是一种合成的广谱抗病毒药,属核苷类物抗病毒药物,其活性靶位之一为OMPIFV的RNA聚合酶。RBV能抑制IMP脱氧酶使细胞内GTP库消竭,影响mRNA5端帽化,抑制mRNA翻译起始及链延伸,从而抑制病毒核酸形成[2]。体外实验利巴韦林具有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甲肝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生长的作用。利巴韦林并不改变病毒吸附、侵入和脱壳,也不诱导干扰素的产生。药物进入被病毒感染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的细胞后迅速磷酸化,其产物作为病毒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流感病毒RNA多聚酶和mRNA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