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测回4次读数),Ⅱ级导线按双程观测一测回。测回内读数较小差应小于5mm。气象数据的采集可每条边在主机端测定一次,温度最小读数为05℃,气压最小读数为1hPa或1mmHg。Ⅰ、Ⅱ级导线边长测量一般可直接测定平距。当需要测量高差时,应读取斜距并按中丝法测定天顶距一测回。仪器高和棱镜高应准确量取,读至mm。观测边长经气象、加乘常数改正后,用垂直角改平测量边长。其改正公式为:DScos×αm或D√sshh其中:S为观测边长,α为垂直角,h为测距仪与反光镜间高差Ⅰ、Ⅱ级导线边长经气象、加乘常数、倾斜改正后归化之大地水准面(高程基准面),再投影至高斯平面。其投影归化公式如下:①投影至高程基准面:D0D(1HmR)②投影至高斯平面:D1D0(1ym22R2)式中:Hm为边长两端点高程平均值,R为参考椭球体平均曲率半径
12
f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
技术设计书
(6378140m),ym为边长两端点横坐标平均值。
314、平差计算与资料整理
外业观测结束后,作业组应对各种观测数据进行全面的检查,无误后进行以下各项验算:
图形条件自由项(方位角闭合差)计算;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计算;导线网测角中误差计算;导线每边测距中误差计算;以上各项均符合相应的规定后,进行平差计算。Ⅰ、Ⅱ级导线均采用严密平差模型在微机上进行平差计算,使用正式的商业平差软件Ⅰ级导线(网)平差后单位权方向中误差应小于±35″,Ⅱ级导线(网)平差后单位权方向中误差应小于±56″,最弱点点位中误差(相对于起算点)应小于±5cm,导线点的坐标成果取位至0001m。平差计算结束后,打印计算资料并装订成册。
32高程控制测量
本调查区的高程控制,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向建立测区首级高程控制网。
四等水准路线沿Ⅰ、Ⅱ级导线敷设,原则上四等水准路线应经过测区内每一个四
等GPS控制点及Ⅰ、Ⅱ级导线点,但如果有的点位确实难以进行水准联测,则改
用测距三角高程。
四等水准网的观测,采用S3型水准仪、木制双面区格式水准尺,按后-后
-前-前的方法进行外业观测,各项观测限差见下表33:
表33四等水准各项观测限差表
视距长度前后视距视距累计红黑面读红黑面高环线高差最大附合
(m)
差(m)差(m)数差(mm)差之差闭合差长度(km)
(mm)(mm)
80
5
10
3
5
±20√L15
注:当成像清晰、稳定时,视距长度可放宽到96米。L为路线长度,以km
为单位。
13
f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
技术设计书
水准网中结点之间或结点与已知点之间的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