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关于大秦线隧道除冰作业行车安全防护模式的探讨
摘要电气化铁路冬季隧道结冰对接触网安全运行造成威胁,本文着重讨论利用列车运行间隔组织徒步隧道除冰作业,合理应用行车安全防护模式,为作业中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关键词电气化铁路;隧道除冰作业;行车防护中图分类号:U2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5)03014802大秦铁路自开通以来,冬季隧道结冰现象一直困扰着接触网供电设备的运行安全,运营多年来,冬季因冰造成正馈线或承力索断线故障时有发生。因此每年冬季隧道内接触网设备运行安全就成为大秦线供电设备维护的重点工作,相关单位每年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列车运行间隔通过人工作业方式,清除隧道顶部对接触网设备具有威胁的结冰。1隧道除冰作业模式的变化为了不影响大秦铁路正常运输,目前主要的作业方式是利用列车运行间隔人工徒步进行隧道除冰作业。随着铁路行业安全精细化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化,对隧道除冰作业的行车安全防护要求也逐渐增高。在2014年之前,普遍采用的现场行车安全防护模式为作业组3人组成,1人
f专职行车防护,2人操作除冰。2014年初,太原铁路局为了进一步提高隧道除冰作业的人身安全保证,制定了《供电徒步隧道除冰作业办法》,明确规定:隧道除冰作业时,作业区段两端须按规定距离设置现场行车防护人员。若现场行车防护人员设置在隧道内时,在除冰的隧道口各增设一名防护人员。除冰作业行车防护模式随之发生较大变化,作业区段防护人员数量增多,尤其是延庆站~下庄站间共有隧道21座,在隧道群除冰作业行车防护人员数量需要巨大,作业面临人员短缺局面,行车防护的联络畅通也随之出现困难。2现行重载线路双线区间作业行车防护规定根据普速《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第392条规定:双线区间两条线路同时施工时,使用移动停车信号的防护办法。显示停车手信号的防护人员距离施工地点为800m,其中移动停车信号牌(灯)距离施工地点为20m。同时,在《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第392条规定基础上,太原铁路局《重载运输技术管理规则》第140条规定:重载运输线路施工时应使用移动减速信号防护,根据列车长度须在减速地段终端设置重载列车减速防护地段终端信号牌。双线区间两条线路同时施工时,显示停车手信号的防护人员距离施工地点为2000m,其中移动停车信号牌距离施工地点为20m。大秦线重载列车运行区段使用移动减速信号的防护办法较为复杂,可不设终端移动减速信号牌。具体防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