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荷兰、比利时等马铃薯产业发达国家来说,我国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首先我国马铃薯的单产水平为154吨公顷,排名全球第95位,不但不到排名第一位的新西兰的三分之一,而且低于全球平均单产。如果我国马
f铃薯单产水平增长30,达到世界平均水平,那么总产量能够增产2770万吨。其次,我国马铃薯在不同消费形式上也落后于发达国家,基本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我国马铃薯每年有65是食用,饲料和作种约占20,加工仅占3左右,基本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这与我国作为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和年总产量第一大国的身份是不相匹配的,同时也说明我国虽然是马铃薯产业第一大国,却并非强国。
正是这一差距,给我们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预计未来20年我国粮食还需要增加1亿吨才能满足持续的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受耕地资源约束和农作物自身条件的影响,小麦、水稻等主粮增产空间不断变小、难度越来越大。而马铃薯属于“省水、省肥、省药、省工”的农作物,如果加大科技研发,结合各地的资源特征,在种薯研发、栽培管理、贮藏运输、深加工等环节有所提升,马铃薯将能够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
3、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启动,小土豆也有春天
联合国早已把马铃薯作为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甚至提出未来世界出现粮食危机时,只有马铃薯可以拯救人类。在欧美地区,马铃薯已是主粮。
2015年,国家农业部称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玉米外又一主粮。预计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1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中国种子协会在京举办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以马铃薯主粮化与国家粮食安全为主题,深入研讨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意义、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推进途径。并在农业部发布的《2015年种植业工作要点》中提出要积极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
虽然20122013年,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及产量已经出现了连续两年的走低,种植户可以说是利润丰厚。2014年种植户的种植热情再度被唤起,马铃薯种植面积再度进入了扩张阶段。在马铃薯主粮化政策以及既定种植目标的推动下,未来马铃薯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将成为必然趋势。
同时马铃薯主粮化对于人们的饮食安全也提供了多一层的保障。近年来,大米的镉、砷等重金属污染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方面有环境污染的因素,另一方
f面也与水稻本身的植物特性有关。虽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