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练习。学生从二年级开始接受简单的合奏训练,三年级以后的口风琴练习主要是合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奏内容。合奏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个人为单位分声部合奏,也可以组为单位分声部合奏,还可以为歌曲伴奏等。合奏乐曲各声部的旋律很简单,合在一起演奏又有很好的音乐效果,因此学生对合奏练习有浓厚的兴趣。从四年级开始,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将在音乐课上使用和演奏口风琴,它是音乐课教学中非常实用的辅助教具。
音乐教学实践表明,口风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音准感和识谱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识谱的能力,才能够演奏、歌唱、表演等,否则永远都要依靠老师教唱,只会模仿音乐教学模式,而没有发挥主动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总是唱不准音,原因是他们大脑中没有一个非常深刻的音准概念,他们甚至不知道唱得是过高还是过低。在音准的问题上我们借助口风琴域较宽、有固定音高的特征,让学生在吹奏时听到了不同的音高位置,自然培养了他们的音准感。学生一边吹,一边听,一边学习认识乐谱,眼、耳、手、脑等多器官同时协调并用,既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培养了学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从而促进学生识谱能力也提高了。
现在的多数学生都对乐理知识缺乏了解,学生的音乐素质存在很大差异。在课堂上讲解这些知识的时候,许多学生看着黑板,眼里一片茫然。在音乐课欣赏教学时,单一听作品,并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有的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何谈对作品的理解!把口风琴引入课堂,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也就逐渐改变了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在欣赏乐曲时,可以让学生熟悉并吹奏乐曲的主题旋律中有代表性的旋律,使学生在演奏过程中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欣赏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把口风琴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不仅使它与歌唱、欣赏、识谱等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识谱和音准的能力,也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增强,更促进了对学生音乐感受能力、音乐理解能力、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