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论著】中职数学怎么教数学组王茹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问题颇多此文就目前中职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关键词:数学教学中等职业教育众所周知,进入中职的学生成绩普遍不好。他们在学习、思想、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其数学课的教学难度可想而知。同时伴随中职教育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再三调整。作为重要一门文化课程的数学教材一改再改难度不断降低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推陈出新。然而长期从事数学教学的教师不是越教越轻松而是越来越“不会教”了。面对如此现状,中职数学教师应该走一条什么的道路?一、中等职业数学教学的现状与问题1、学生数学基础差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现在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特别是数学学科,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文化科目中考分数加起来都不足百分。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数学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数学课就“头疼”。2、“够用为度”标尺的问题随着中职学校培养目标从“中等技术人才”向“高素质劳动者”的调整作为文化基础课程的数学强调“够用为度”原则。然而数学课程中“够用”的标尺却不容易把握。在课程的实施上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连贯性理解一个公式、一个结论往往都需要大量的预备知识作为基础。“够用”的尺度自然变得模糊。数学课程的学习其实还担当起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这一目的在这个问题上更是难于把握够用的尺度了。3、就业导向关注劳动技能数学知识的直接应用少中职教育根本任务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一理念下职业能力是本位在培养过程中应以职业实践作为主线。调查显示社会和市场对中职学生所关注的往往是胜任某一工作的专业劳动技能、社会适应能力、未来发展潜在能力和身体等方面。至于理论水平的高低则“表示理解”。4、“21”办学模式下课时的缩减在就业导向思想指引下各中等职业学校在“2505”的办学模式基础上积极推行“21”模式即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