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杠杆(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其共同特征,来认识杠杆;()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会画力臂;()能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的平衡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出实验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兴趣以及关注历史、关注科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力臂概念的建立,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及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木板上钉了一枚图钉,如何将它拔出来?二、探究学习(一)什么是杠杆活动拔图钉做一做在木板上钉了一枚图钉,你能用手把它拔出来吗?
请选用图中螺丝刀、钳子、羊角锤这几种不同的工具把图钉从木板中拔出来。议一议你是怎样拔出这枚图钉的?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哪一种方法更方便、省力(实验后得到羊角锤拔钉子最省力)总结我们首先用羊角锤钳住钉帽,然后锤身抵住木块,用力扳手柄,钉子就被拔出来了。那么,你知道羊角锤是根据什么原理制造的呢?实际上它是根据杠杆原理制造的。那杠杆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大家就共同来探究杠杆。议一议生活中有许多任务都是用类似的方法来完成的,观察图,指出图中的工具在工作时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学生讨论,并回答:①都是硬棒。(软的不行,直的弯的都可以)②工作过程中都在转动,转动过程中有一点是不动的。③除固定不动的点外,还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能使它转动,另一个阻碍它转动。总结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可绕的硬棒称做杠杆。以图用螺丝刀撬图钉为例,熟悉几个与杠杆有关的名词。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即图中的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即图中的。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即图中的。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图中的。
f阻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图中的。议一议如何作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总结①找支点;②画出力的作用线,注意延长线用虚线;③作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④力臂即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可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也可用大括号标注,并标上或。典型例题:例1:画出图中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的力臂和阻力的示意图。
例例
例2: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请作出力臂对应的力的示意图。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状态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