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9拿来主义
从容说课这是鲁迅先生1934年写的一篇著名杂文,主要针对当时对外来文化的某些错误态度而写的。文章所针对的事件距今时间较久,所以必须介绍清楚有关的背景,以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本文用的是杂文体,并非正面阐述自己的主张,把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宜简化头绪,突出中心,淡化一些与中心关系不甚密切的部分,着重于鲁迅对于接受外来文化和文化交流的思想的学习,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领略作者是怎样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阐明道理的。然后,向课外延伸,讨论一些有关与“拿来”有关的话题,以强化对该问题的认识。教学重点1真正领会“拿来主义”的含义。2体会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3学习本文运用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尤其学习并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学习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推理的逻辑性。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内外分发的材料。课时安排2课时。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全面理解课文内容。2体味作者独特的论证特色、犀利幽默的语言、深刻的思想认识。过程与方法1品味重点语句,体会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2领悟全文深刻意义,并能畅谈自己所受到的启迪。3充分联系实际,拓宽思维空间,能客观评论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些文化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领会“拿来主义”的真正含义,懂得在文明对话中必须具有自主意识,懂得怎样选择外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师夏天,气温高,蚊子多,晚上很难入睡。有人打开窗子,好不好?那么将窗子关得严严的,行不行?但是,天下之大,什么人都有。有的人怕热而打开窗子,更有人怕蚊子关上窗子。那么,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才是正确的呢?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就继承文化遗产问题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杂文《拿来主义》,我想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教益。推进新课师“拿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还要在它后面加上一个“主义”呢?生“拿来”是一个动作行为。“拿来”加上“主义”,是因为它很重要。师这里的“拿来”跟我们平时所说的“拿来”不是一回事,它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主义”是指一种重大原则或主张。“拿来主义”这个提法是鲁迅的独创,有它特定的含义。那么,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种原则或主张呢?我们先简单地来看一下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