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月光曲》导学案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清幽、陌生、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4、准确分辨课文中那些是实在的事物,那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包含着的意思,体会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2、分辨课文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清幽、陌生、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学习学过程贝多芬(1770~1827)德国著名钢琴家,其父为德国宫廷歌手,他从小就随父习内容
学习方式师生搜集学生自主读阅
教手网
学段
亲接受了严格的音乐训练,学会了弹琴与作曲。他早年受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不少作品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及其理想中的英雄性格。贝多芬二十八岁时听力开始减弱,五十岁时,两耳失聪,但仍坚持创作。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钢琴奏鸣曲三十二首。他的音乐创作,集古典派大成,开浪漫派先河,对欧洲音乐艺术的革新与发展,起到了继往开来的知识链接作用。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奥地利维也纳逝世,终年57岁。《月光曲》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著名的钢琴奏鸣曲。课文写的是关于贝多芬谱写《月光
络书籍
曲》的一个传说。“传说”是民间流传的故事,不一定确有其事。但是,民间传说能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与好恶。从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贝多芬是一位深受人民敬仰和爱戴的伟大的音乐家。莱茵河全长1300余公里,发源于瑞士圣哥达山,流经法国、德国和荷兰,入北海。它是仅次于伏尔加河、多瑙河的欧洲第三大河,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独学1我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把生字读正确,理解难懂的词语。
1
f预习
2课文读熟后,我知道文章讲了这样一件事
独学互查
课本
3我还知道贝多芬是一个盲姑娘是一个4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