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
12级护理本科班
雷顺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
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或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一门学科。2.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3.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其目的是:确定药物在作用部位能否达到安全有效的浓度。4.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或治疗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用量的物质。5.药理学的学科任务:①阐明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开发新药;为其他生命科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6.药理学实验方法:实验药理学方法;实验治疗学方法;临床药理学方法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7.药物作用: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8.药理效应: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功能提高称为兴奋,功能降低称为抑制。9.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在一定剂量下,药物对不同组织器官的差异性。
选择性产生的原因:药物分布不均匀;组织对药物的反应性不同;由药物的化学结构决定(根本原因)。
选择性的意义:选择性高,针对性强,副作用少,应用范围窄;选择性低,针对性弱,副作用多,应用范围广。10.治疗效果(疗效):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患者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者的机体恢复正常。11.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12.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13.祖国医学提倡: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为临床实践应遵循的原则。14.首关消除:是指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某些药物在通过肠粘膜及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15.肝肠循环:被分泌到胆汁内的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出,经胆汁入肠腔的药物可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为肝肠循环。16.半衰期:指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17.生物利用度:是表示药物经血管外给药活性成分到达体内循环的程度和速度的一种量度,它是用于评价药物制剂质量、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重要参数。18.不良反应:药物的一些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有时会引起对病人不利的反应。按其性质可分为: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效应、致畸作用、停药反应。三致反应包括致畸胎、致癌与致突变,均属于慢性毒性范畴。19.副作用:用治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