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编写日期:2006年7月13日学时数:48学时修订日期:20086执笔者:王丽明审阅者:崔玉静
一课程的性质与学习目的
气象学与气候学是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规划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大气现象和过程,理解其演变规律和变化,了解地球上的气候情况,为今后从事城市环境规划和管理打好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第一节气象学、气候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简史第二节气候系统概述第三节有关大气的物理性状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气象学的发展,掌握主要气象要素的表示方法。3学时。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教学内容第一节太阳辐射第二节地面和大气的辐射第三节大气的增温和冷却第四节大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第五节大气温度的空间分布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削弱,掌握地面有效辐射、大气稳定度以及太阳辐射基本定律。9学时。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教学内容第一节蒸发和凝结第二节地表和大气的凝结现象第三节降水教学基本要求
f了解地表和大气各种凝结现象,掌握水气凝结的条件、云滴增长为雨滴的过程以及影响饱和蒸汽压的因素。9学时。第四章大气的运动教学内容第一节气压随高度和时间的变化第二节气压场第三节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第四节大气环流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气压随高度和时间的变化,压高方程、气压场的主要形式、自由大气中空气的水平运动。9学时。第五章天气系统教学内容第一节气团和锋第二节中高纬度天气系统第三节低纬度天气系统第四节对流性天气系统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气团的类型、锋的类型和各类型锋的特点以及温带气旋和反气旋。6学时。第六章气候的形成教学内容第一节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第二节气候形成的环流因子第三节地形和地面特性与气候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气候形成的辐射和环流因子、地方性风。3学时。第七章气候带和气候型教学内容第一节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划分第二节低、中、高纬度气候第三节高山气候
f教学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柯本、斯查勒气候分类法的原则及优缺点掌握气候带、气候型的概念及五带十二型。3学时。
第八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第一节气候变化的史实第二节气候变化的因素第三节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气候变化基本特征,掌握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3学时。机动学时3学时。学时。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