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离别的痛苦。把美丽的春景与离别的痛苦放在了一起,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对比反衬)(3)送别诗为什么喜欢提到“杨柳”呢?幻灯片:柳树速长,折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朋友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纤柔细软的柳丝象征着情意绵绵;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5、杨柳依依,恋恋不舍,伤感不已之时,这对即将分别的友人又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呢?幻灯片介绍笛声和离亭6、笛曲和离亭都是送别的象征,都是离愁别绪的化身。诗人本已忧伤不已,而心中离愁别绪的这根情感之弦又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再次受到来强烈的冲击,真可谓愁上加愁啊。也许,在离亭可以和友人再多呆一会,但时光易逝,催逼着两人要分别了。诗中是哪个字让他们意识到分手的时刻到了?(晚)7、反复朗读“君向潇湘我向秦”,这句诗包含了多少没有说出口的言语啊!你从诗中感受到了郑谷对友人的深情了没有?(二)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笛声、离亭)
f1、过渡:王勃的送别情怀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读一下。2、《淮上与友人别》用杨柳、杨花、笛、离亭这些景物来表现离别的伤感,从而体现深厚的情谊的。我们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没有景物描写呢?(城阙、风烟)3、长安是唐朝的首都,有很多的宫殿,有高大的城墙,气势雄伟,多么壮观啊。而友人要去的地方五津呢?遥望过去,一片的风烟。这种对比,也是带有一些伤感的。那诗人是怎样处理这种离别的伤痛呢?(除了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外,还安慰好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4、朗读解释“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5、怎么理解颔联中的“同”字?王勃为什么要强调“同是宦游人”?6、反复引导学生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话,体会诗句中的昂扬奋发。7、从王勃的诗中,你可以体会到怎样的情怀?(超脱……)8、同样的送别诗,一首表达的是令人肝肠寸断的痛,里面只有涟涟的泪水和无尽的哀伤,另一首却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真是一样送别两样情啊。当这两首送别诗同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对比一下里面不同的情感,你又有何感受?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歌的风格总体上是昂扬的,而不是哀婉的。
f10、再次齐读全诗。11、设想你是杜少府,你现在听了王勃的这些话,你的心情会怎么样?三、联系生活,感悟升华:别离之苦是文人墨客笔下的永恒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