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矛盾的实质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解决的办法是发展生产力。据此判断八大是否是成功的探索?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大会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八大确定的路线并未能坚持下来。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如何认识此口号?“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工业生产各部门制定出在几年内产量赶超英国和美国的高指标;农业上,对粮食产量的估计也越来越高,出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主观臆断的口号。这些情况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大跃进”运动进入高潮时,中央政治局又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什么?大跃进特点是大办工业,大办农业,盲目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学思之窗
1958年,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各地迅速组织起大炼钢铁的大军,几千万人在钢铁生产战线上奋战。全国城镇到处建起小高炉,炉火日夜不熄。为了炼钢,人们毁掉山林,砍伐木材,把家里的锅砸了,把铁锹扭弯,连秤砣也不放过……
思考
◎分析当时人们是以怎样的精神面貌来进行建设的◎你对这样的炼钢运动有什么看法
情绪高涨,积极性特别高。违背经济规律和国情,浪费财力
人力物力,是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结果:“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结果: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什么会造成如此严重失误?党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对国情认识不清;受苏联建设模式影响;一五计划胜利冲昏头脑,盲目乐观;长期革命使党习惯于大规模集体运动。纠正:纠正:面对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