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与和谐社会构建》可行性分析报告
3
f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城中村”是在传统二元体制的束缚下快速推进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殊产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障碍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未来几十年是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高峰期,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必将出现大量的城中村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中国城市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社会的长期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广州市“城中村”现象比较突出,目前有138条城中村,普遍存在“脏乱差”、治安环境复杂、火灾隐患较多等问题,与广州市城市经济、社会、空间发展极不协调。广州市对“城中村”改造采取“先行试点,积极稳妥,逐步升温,不出乱子”,“谁投资、谁受益”,“一村一策”等的办法摸索城中村改造的路子。通过在“城中村”推进新居建设试点、启动改造立法工作、落实消防安全整治任务、加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等,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城中村”进行改造。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城中村”改造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尽快在广州市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中心城市的要求。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切实落实企业投资的自主权,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经营性的公益事业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广州按照计划,2007年除了启动猎德改造以外,还将对冼村、谭村、杨箕、康乐村进行改造试点。2007年10月,随着猎德村的拆迁,广州城中村改造大幕已经拉开。另外,据中新网10月6日电,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有望部署再从农村发力,吹响深水区改革攻坚战的号角。有消息称,本次全会将聚焦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土地制度、粮食安全、城乡一体化等热点议题众所瞩目;胡锦涛9月30日考察小岗村时,更定调新“土改”,允许流转土地经营权。因此,十七届三中全会有望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正式写入中央文件,催生更多财政惠民政策在重庆、成都等率先展开的“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探索调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变农民公共资源分配中的弱势群体地位。确保农民享受教育、医疗、社保等平等权利,乃至选举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由此可见,
4
f广州市的城中村建设将迎来政策面上的春分。有了中央的最新精神加上广州市已有的实践经验,相信广州市将在城中村改造与和谐社会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