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的改革经验,形成工作亮点,打造特色学校。(三)教育质量一体化。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课业负担切实减轻,学校生源均衡分布,择校现象有效缓解。城乡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同步提高。办学质量差距缩小,整体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2
f(四)教育资源共享化。在均衡配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的结对帮扶、联合办学,着力提高薄弱学校办学水平,通过全面的质量提升,促进各学校均衡发展、共同进步,缩小城乡之间、城市学校之间的质量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五)教育评价科学化。建立科学合理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组织教学质量检测,对各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健全学校、学生、教师、教学四位一体的评价制度,根据评价结果,对于在教育质量上有重大提升的中小学校进行奖励,激活各教育要素的内在活力,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终生发展、学校内涵发展。(六)教育手段现代化。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逐步完善县区、乡镇、学校三级教育信息化网络,全面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建成覆盖全市中小学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四、措施办法(一)以“强化责任管理”为抓手,着力提升教学管理水平1强化以校长为首的学校教学管理责任。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是直接责任人,教务主任、教研组长是具体责任人。要明确校长的任期目标责任,强化校长的教学管理责任考评,引导校长真正把精力投入到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各校应根据《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要求,制定教师岗位职责,明确教学管理责任,细化教学管理制度。抓实、抓细、抓紧和抓好教学管理的每一
3
f个层级和每一个环节。2强化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教学管理责任。班级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组成单位,班主任是班级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班级各学科教师的核心,是提高班级教学质量的关键人物。学校要认真抓好班主任聘任工作,要建立班级教学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建立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科任教师联系制度,要定期召开学生会、家长会和科任教师联席会,调查了解情况,沟通教学信息,分析教学质量,商定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校、家庭和教师、学生等方面的积极因素,集中教学智慧,形成教学合力,努力提升班级各门学科的教学质量。3强化以教师为主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