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和社会风险。这是因为:一是乡镇机构难运转。大部分乡镇财政拮据,正常的公用经费不能保证。个别乡镇出现“停工资、停电话、停车子、停食堂、
f停报发票”的“五停”现象。2002年末,平江县累计欠发干部工资4058万元。二是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乡镇是目前发展农村经济所需资金的主要调度者。乡镇财政债务高筑,无法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力度,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国家资金不能到位,农村经济难以实现持续发展,最终导致财政发展后劲不足,乡镇财政增收乏力。三是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拖欠农民和私营业主的支出费用不能如期兑现,既形成了隐性赤字,加剧了财政风险,又经常引起上访、群体或个人闹事等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四是诱发了财经违纪行为。在财政扯借无门的情况下,乡镇被“逼上梁山”,不得不截留、挪用专项资金,造成财经违纪行为产生。二、现行乡镇财政风险形成的主要成因(一)预算执行不严肃。不少乡镇在编制预算时,明的暗的打赤字预算,乡镇财政预算收支计划只是在一年一度的人大会上举举手就能通过;预算执行过程中,又将预算方案束之高阁,乱支滥用,随意突破预算;调整预算时,乡镇人大会被党委、人大、政府联席会所代替,党、政、人大主要负责人拍板说了算,人大的监督乏力,财政预算失去应有的法律约束;编制预算报表时,玩“数字游戏”,致使《预算法》难以贯彻执行,预算管理形同虚设;决算时乡镇财政的大部分支出,在预算年度列报支出,由于资金缺口大,无法平衡,只得跨年度支出,给下年度平衡财政预算造成了很大困难。同时,乡镇财政对占财政资金总额一定份量的预算外资金管理,看得见,管不着,由于管理权属不清,部分资金没有纳入预算管理,造成财政性资金流失。(二)管理体制欠完善。一是乡镇政府事权与财权不统一,乡镇财政支出缺口大。乡镇许多站所、由县级有关部、办、委、局垂直管理的教育、公安等较大的支出县级统管,乡镇只能管一些数额不大的其他支出,而乡镇站所增人增编等支出压力留在乡镇。且在资金划拨上,县级该下拨乡镇财政的资金很难到位。上级财政年初编制预算方案时,对乡镇干部、职的工资不能纳入全额预算拨款,留有部分缺口靠乡镇创收来解决或上级财政视年终财力来适当弥补。其工资五大项(基础、职务、级别、工龄工资和津补贴)在机构编制办核定的范围内,一般财政只安排70左右的经费,留有30的缺口。至于误餐补助、生活津贴、下乡补助以及公用经费等全靠乡镇财政“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