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在问及毕业初的薪酬时有31个人认为起初工资为1500元14人认为应该为2500元两部分加起来占总人数的75在物价日益增加的基础上大学生要求这样的工资是不高的可以看见竞争的大学生的影响。
第一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还会不断有一些工人下岗或者失业这批人的就业难度是非常大的。第二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人数比较大。比如说大学生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这也是近几年来最高的。今年要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在600万人左右。第三中国农村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要转移到城市里就业。基于这三条原因做好就业工作今年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当前社会普遍压迫大学生尤其是刚毕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他们的能力还只浮于理论上社会经验不足处事和办事能力不够况且每年有那么多大学生供大于求从而造成当前的局面。
二、学校对安排大学生就业方面指导不足在我们受访的大学生中只有5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感到很满意感到较满意的有24人两者合计占48而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达到52充分体现我们学校的就业指导还需加强照顾到更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教育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首先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与生产相脱离。我国现在生产模式是“世界加工厂”主要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经验的技工是体力劳动者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价劳动力
f的脑力劳动者。所以要说“头脑还缺乏市场经济意识”那不是大学生而是指责大学生的专家、学者和领导者自己。但这不是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中国不应该是大学生供过于求需要降低大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的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使中国能够自主创新发展生产。党中央一再强调发展自主创新经济但大学生就业难却成了问题这种情况说明发展自主创新经济还没有落到实处还是停留在文件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大学生就业的实际可以检验党的发展方针。
第二重要的问题是教育之本是育人。教育产业化要“正义”说法可以不改但含义要矫正教育产业化是为社会生产人才。那种为学校、校董和一些教授生产利润应该叫做“教育资本化”现在许多学校名曰“产业化”实质资本化。而社会培训机构被“产业化”人士评为资本化是为自己谋利益却为市场化人才做出了具大贡献。像我们最熟悉的北大青鸟教育就可以称得上IT教育航母。教育改革要拨乱反正要改变对学校乱扩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