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是如此。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不仅能将艺术和技术科学融合,还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的审美意识、情趣向市场化倾斜,进行艺术大众化和独特性的融合,从而使艺术设计既贴合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这就需要教师重视文化知识的讲授,并将这一理念传递给学生,帮助其构建逻辑知识结构体系,通过让学生学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等方面的知识,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设计理念,使他们学习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增强其思想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审美内涵。
在实践中,教师可立足于平面设计、包装设计、UI设计、标志设计、展示设计、色彩设计等课程本身,分析课程细节,制订方案,进行艺术和课程融合的研发,并通过项目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动手、动脑,进行合作实践,这不仅可以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解决其文化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是增强学生全学科知识储备,培养其想象创新思维能力、沟通合作的能力、敏锐的审美、完备的自我认知和动手实践性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引导,使学生重视创意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训练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注重对其专业素质的训练,唯有此,才能使学生设计出来的作品更具说服力、感染力和艺术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专业素质训练,使学生找到自己的设计风格。专业素质训练的内容很多,如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等,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训练。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先让学生从模仿入手,通过案例分析,找到其他人设计的长处和短处,并对其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分析,慢慢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利用互联网等平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设计创意资源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只有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受到良好校风、学风和班风的影响,才能转变观念,重视培养和训练自己的艺术设计思维,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可采取以下三项措施:措施一,加大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设施、教学条件、实习、实训基地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意能力提升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措施二,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教师针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