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史纲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旧的阶级发生了变化,还有新的阶级产生出来:①地主阶级:出现了一批因军功而升迁的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有的转化为资本家。②农民阶级:有的失去土地,成为贫雇农;有些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③近代中国诞生的工人阶级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革命性最彻底的阶级。④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有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本家,另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家。2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3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对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他在《校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理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①兴办近代企业。(兴办军用工业以自强,兴办民用企业以求富)洋务企业有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三种方式。②建立新式海陆军。③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319世纪90年代,戊戌维新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意义:①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②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③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4.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①要不要变法。②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③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1894年孙中山到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21905年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立了革命纲领。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f3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被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①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